当前位置: 首页 动作片 黑客帝国
手机观看

黑客帝国

评分:
2.0 很差

分类:动作片 美国 2000

主演:基努·里维斯 劳伦斯·菲什伯恩 凯瑞-安·莫斯  

导演:莉莉·沃卓斯基 拉娜·沃卓斯基 

排序

播放地址

剧情简介


《黑客帝国》不久的将来,网络黑客尼奥(基奴李维斯 饰)对这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产生了怀疑。他结识了黑客崔妮蒂(凯莉·安·摩丝 饰),并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劳伦斯·菲什伯恩 饰)。墨菲斯告诉他,现实世界其实。

《黑客帝国》别名: 美国,该片制片国家/地区为 美国 。语言对白 英语,最新状态高清版。该片评分 2.0 分,评分人数570人。

明星

影评


多年后重看,发现第二第三部以前完全没看懂(黑客帝国)影评

实际上,Zion同样是一个虚拟的系统,我将它称为Zion世界或Zion系统。而不是什么real world。仔细研究Neo和创造者Architect的对话,你会发现导演已经把这个事实交代的清清楚楚了。
Neo正是从单手挡乌贼开始怀疑Zion世界的真实性的,所以他见到先知Oracle的第一个问题就问挡乌贼是怎么回事,Oracle让他去找Key maker以同Architect见面。Architect告诉Neo,他设计了Matrix世界,并且失败过好几次。后来一个“人类直觉检测程序”——也就是Oracle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也就是现在采用的方案,即让99%的人仍然生活在Matrix里面,这些人对世界没有什么怀疑,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还能选择,这些人运行的不过是系统编写的有人类特征的代码而已,没有什么自主意识;另外1%的人自主意识比较强,总是对Matrix产生怀疑,于是系统内核Source构建了Zion世界,让这1%的人生活在里面。Zion世界里的人总是试图从Matrix世界里解救出对Matrix产生怀疑的人,其实是帮助系统从Matrix里清除掉不稳定因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救世主程序——The One,The One是Source编写的可以运行在Matrix和Zion两个系统中的程序,他负责搜集有bug和异常的那些程序并把他们集中到Zion。然后The One在Oracle的引导下见到Architect,Architect照例给他两个选择,前五任救世主都出于悲悯天人的情怀选择了重建Zion,这样Zion被毁灭,系统得到稳定,同时救世主带领从Matrix中挑选的16个男人和7个女人重建Zion。顺便说一句,Neo和Trinity之间的爱情也是先知安排好的,所以她才告诉Trinity她将会爱上救世主。先知冒险的设计利用爱情的未知力量来进行系统升级——先知说过:Architect不过是一个系统的平衡者,他总是希望系统能回到最初的稳定状态因而不断地利用Zion排除bug和异常并重建Zion;而先知Oracle与Architect恰恰相反,先知总是试图打破这种平衡,让系统在未知的混乱中获得新的源泉,从而完成系统升级。创造者总在打补丁,先知却想升级,所以第三部最后一幕创造者一上来就问先知你这游戏是不是玩的太危险了——Neo由于爱情与前五任救世主不同的选择,Smith病毒的疯狂复制以及在Matrix和Zion两个系统中的传播。如果Neo打不过Smith,那么病毒将全面侵占系统,系统崩溃,当然所有人都死去——当然Smith和Neo不过是同一段程序的两种表现形式。Neo明白了以上事实,也就获得了在Zion世界中的超能力(Zion世界是模拟真实世界建立的世界,是真实世界和Matrix世界的中间层,第一部中Neo明白了Matrix世界的代码本质从而获得Matrix世界中的超能力),在第三部中与系统核心Source作了交易,即帮系统干掉Smith,同时保存Zion世界而不将其毁灭。最后Neo和Smith同归于尽共同湮灭,系统顺利完成升级,先知得到了胜利。至于新的系统中有没有the one程序就不得而知了。但系统会遵守承诺保留Zion世界,同时给予那些想出去的人“自由”——想离开Matrix的人和想离开Zion的人,当然,除Neo外还没有人明白Zion世界的本质。
顺便提一句,Neo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确确实实是一个人,这一点Architect跟他说了,另一方面在他这个人的载体上运行这the one程序。当the one程序和病毒程序同归于尽共同崩溃时,Neo在Zion世界中的意识即不复存在,但他的肉身仍然在生存着。
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不是讲人类和机器的斗争,而是讲机器文明进化升级的过程。Smith反复在讲,任何事有始就有终,人类文明已经终结了,现在是机器文明,而它正在进行着进化。结尾时创造者问先知到底这种稳定和平能持续多久——指升级后的新系统,电影里是阳光普照一片光明的样子——先知回答说越久越好。实际上这只是先知的良好愿望,装过机的人都知道系统重装或升级后都会有一段性能非常好的时光,但随着时间推移系统bug漏洞会越来越多,运行速度会越来越慢,还会感染病毒木马什么的。可以肯定新系统最终还是会陷入问题当中。当然,按照Smith讲的有始就有终,机器文明肯定也有它的终点。如果我来拍续集,我就会拍机器文明的终结和新的文明的诞生。

【转经典评论】杜车别 评 黑客帝国(黑客帝国)影评

矩阵系列电影本质上讲的是新型智能生命进化的过程,讲述人类是如何被最终扔入文明的垃圾箱的过程,如何被榨干最后一点利用价值的过程。

首先要纠正一些人的错误看法,他们居然一直认为矩阵中,人类是被作为能源来被利用的。真是可笑,机器文明什么能源不可以利用啊,核能,化学能(石油煤炭),地热能,还有穿过云层获取太阳能等等。人类的生命能量又是从哪里来,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也是从食物的化学能中来的吗,机器人有这么愚蠢吗?遗憾的是有些人现在居然还在说矩阵中机器人把人当作电池使用,真是连初中生的科学常识都没有。

关键是他们没有明白能源这个词在这里究竟应该怎么来理解,如果将其理解成机器人维持生命活动需要的动力来源肯定错误。但是如果将其理解成机器智能文明进化的动力来源就完全正确,矩阵的作用正是作为机器文明进化的能源。

矩阵设立的时候,是机器人和人类的大战刚刚结束,它们的智能使得它们在利用现有的科学理论制造出技术成果方面的能力极其强大,可以将一切现有的技术都发展到淋漓尽致的地步,远远超过人类,从而把人类打的一败涂地,但是它们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真正的创造性方面有所缺乏,可以利用现有的人类提供的理论发展技术,却没有办法提出全新的更高级的理论,当人类制造出他们的智能祖先的时候,就仅仅是把现有的理论做为原则输入他们的头脑,作为他们一切运算赖以进行的出发点。所以象用相对论,量子力学代替牛顿力学那样一种类型的理论创新和革命,是机器文明暂时难以做到的,这对他们进一步发展来说是一个瓶颈,是必须要突破的障碍。
一些表面上看来无用的想法思路研究,也会被人类社会所保留,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开拓发展,成为未来可能具有重大实际意义的理论创新的萌芽。任何真正伟大的创新一开始很可能被认为是没有实际用途的空谈,群论,拓扑学,黎曼几何,集合论等等一开始都被认为是抽象的数学理论游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后来却成为现代科学的基础
而对于机器智能文明来说,他们的思维严格遵循逻辑运算,而且一旦发现无用的思维或程序,总是加以删除或限制。这样严重阻碍了他们理论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就严重阻碍了他们文明的进化。机器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仅仅意识到这点是不够的,因为仅仅是放任无目的程序的存在和泛滥,并不意味着机器文明能发展出自己的创新能力来。一方面这,会导致无法预料和控制的结果,有时这种结果可能是毁灭性的,这是由机器文明信息交换速度极高(至少几十万倍于人类),以及整个机器智能系统高度复杂性决定的;另一方面即便那些有潜力发展成为真正的创新的无目的程序,如何能发展成长起来,如何能不被埋没浪费,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机器智能文明实际上处于两难境地,严格执行无用程序删除或限制的原则,则他们文明永远只能在一个水平上重复,而不会出现真正革命性的进步。但如果不严格执行这个原则,那么他们的整个文明本身的生存都有可能受到威胁。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他们设立矩阵系统来尝试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利用人类在矩阵系统中产生的创新的思想火花,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这是矩阵作为能源的真实用意。一开始机器文明确实单纯地想要这种方式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但是矩阵系统的运行并非如此顺利,
当机器文明设立第一个矩阵的时候,他们仅仅是单纯的榨取人类头脑中的创新,他们准备了两种可能性,如果这个系统运行顺利,就把人类一直利用下去,否则就采取矩阵升级的战略,直至矩阵革命,彻底摆脱人类,Archite设计的第一个完美的矩阵系统的崩溃,表明人类的头脑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并不是一个信任依赖的可靠工具,于是从第二代矩阵开始,设立了Oracle,负责研究人类的心理,研究最终如何摆脱人类,使机器文明具备独立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建立了包括the one 程序,zion世界在内的一系列配套的矩阵升级机制稳定机制
这样矩阵有两个任务,一个任务是榨取被接入矩阵中的人类头脑中的创新思想。这个任务由Architect来负责;另一个任务是研究如何使得机器文明获得摆脱人类独立进行创新的能力,同时又能保证机器文明本身的安全,防止出现无法预料无法控制的结果,这个任务是由Oracle来完成,所以Architect竭力保持矩阵的平衡,并负责对矩阵定期升级,而Oracle则在矩阵中研究人类心理。设法找出人类创新能力的奥秘,并寻找机会,促使平衡打破,使矩阵革命的条件成熟( Architect向尼奥提到Oracle时是这样说的“an intuitive program, initially created to investigate certain aspects of the human psyche.”)Architect并不知道Oracle全部职能,他只知道Oracle负责研究人类心理的某些方面,并有促进矩阵升级的功能。
但Neo:和Oracle的最后对话,却揭示了Oracle的真实意义,Neo问“What’s your purpose?(你的目的呢)?”Oracle回答“: To unbalance it. (使之不平衡)。”,这话的意思,其实正是对矩阵重载中一段关于控制的对话的呼应。原先的矩阵是机器依赖人类来进化,而人类依靠机器来生存,双方各有所求,彼此控制彼此依赖,是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而Oracle的目标却是打破这种平衡,使得人类完全成为机器文明中无用的废物(或许只有被当低等动物观赏的价值了),人类必须依赖机器,机器却无所求于人类,人类彻底成为机器身上的附属品寄生虫。
Oracle说: I want the same thing you want, Neo. And I am willing to go as far as you are to get it(.我要的跟你要的一样,Neo。我和你一样,不惜一切要得到它)
这话的意思也很清楚,Neo的存在意义就是矩阵的进化也就是机器文明的进化(虽然他自己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而Oracle寻求的同样是这个目标,只不过更革命性一点。

所以矩阵不仅是机器文明榨取人类创新思想的基地,同时也是机器文明发展培养自己独立创新能力的实验场,矩阵的升级不仅仅是为了矩阵本身稳定运行的需要,同时也为矩阵革命进行着准备,而矩阵革命正是意味着机器文明真正意义上完全摆脱了人类而能自己独立的创新,独立的进化。
矩阵革命后的矩阵将成为机器文明的专用创新系统,矩阵之外的系统产生的一切非法程序,一切无用程序,无目的程序,都将被输入矩阵进行选择淘汰培养成长,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程序将从矩阵中产生并经过考验后回输到机器世界里推动机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一切可怕的病毒也都会被屏蔽在矩阵系统内部,而不会对机器文明本身造成致命的伤害影响。

有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就会对矩阵三部曲的电影尤其是矩阵重载,矩阵革命有了豁然开朗的理解。
矩阵中的法国人Merovingian实际上是Oracle制造的一个失败的实验品,确切点说Oracle曾经在矩阵中试图仿造人类的特点制造一个自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程序,但她失败了,结果Merovingian这个失败的实验品程序被限制起来,一方面他对Oracle心怀怨恨,另一方面他又不得不接受Oracle的指挥,成为她的一个工具。他负责搜罗一些矩阵中的无目的程序,被系统废弃的程序,还有他手下的火车人则专门从矩阵外的世界中把一些这样的程序接运到矩阵中来。
在矩阵重载和矩阵革命中,他在关键时刻的行为其实都是由Oracle决定,象矩阵革命中开始抵抗摧尼地莫非死等人,其实是做戏,后来故意让他们拿枪指着他的头颅,然后让火车人带着他们去领回尼奥。他要摧妮帝等人取Oracle眼睛给他,多少有怨恨Oracle有眼无珠的意思。
在矩阵革命开头的火车站出现的小女孩是点题人物,她的出现正意味着矩阵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意味着矩阵之外的机器世界已经开始向矩阵提供具有极大潜在发展空间并且肯定向正面方向发展的无目的程序,现在就等着矩阵本身发生革命,为这样的程序提供成长空间了。女孩的父母自称是电厂工程师,实际上是现实机器世界的能源管理程序,但另一方面,作为程序他们又必然活动在所谓虚拟世界中,而这个虚拟世界就是zion和机器城所处的世界。之所以能产生这个小女孩,本身也是前几代矩阵升级中Oracle得来的成果传输给机器世界程序的结果。
自小女孩进入矩阵的那一刻起,她就成为矩阵中最重要的人物。所以那个六翼天使,那个负有保卫头等重要人物使命的中国人最后时刻是和小女孩在一起的
那么矩阵革命具体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按照矩阵重载末尾architect和尼奥的对话,尼奥实际上作出的选择,结果将导致zion和矩阵两个系统中人类的灭亡,实际上革命正是在这个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发生,如果尼奥做的是另外一个选择,那么矩阵仍然将会象前几次升级一样进行普通的升级,这种升级如果一直进行下去,实际上是人类和机器文明的共同进步。机器文明由于根源从人类文明那里来,所以他们把人类生存或灭亡的最后选择权还是交到人类自己手中,尼奥实际上就是人类的代表,一方面他被值入了the one的程序,另一方面他还是接入矩阵的人脑,有着人类最典型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他来决定人类的存亡,就等于人类自己来选择自己的存亡。
当尼奥作出这个选择之后,系统就进入同时消灭zion和矩阵中的人类智能的阶段,前者的任务由zion世界中的机械章鱼完成,后者的任务由smith来完成。人类则彻底灭亡,脑死亡的他们也不会再被机器泡在营养液里了,估计都被处理掉,最多留几具人体尸体作为动物标本。
Oracle则启动了她的矩阵革命计划,她引导尼奥找出挽救zion和消灭smith的方法,她让smith复制了她自己。这时候,她已经不可能预料结局(系统的混沌属性决定了这一点)如果尼奥能成功,那么他携带的代码回到源代码后将最终使矩阵顺利完成革命性的升级,如果失败,那么结果就是毁灭性的。这是机器智能的思考达到探究生命意义(它们在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高度后符合逻辑的结果。Oracle最后反复说: 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万物有始皆有终。)还通过smith的口说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它的灭亡的意思,要么是革命完成要么是彻底毁灭(而不再是Architec所说的仅仅人类的毁灭),这就是Oracle这个程序的意义,无论是革命成功,还是毁灭成功,都完成了这个程序的使命和意义。革命(确切点说是进化)的代表是尼奥,毁灭的代表是smith

尼奥再根据Oracle给他的暗示,找到机器城中的机器大帝,提出条件、,机器大帝被迫接受,尼奥进入矩阵,和smith同归于尽,回到源代码,矩阵革命完成,片尾的矩阵世界已经成为了机器文明的创新系统的摇篮,那个小女孩编制出的朝阳程序,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一个真正有了独立创新能力的伟大文明正如这初升的太阳一样,光芒四射,冉冉升起,矩阵中已经完全不需要人类了,但出于慈悲考虑,那些不愿意离开矩阵的人类,机器依然为他们保留位置,而那些离开矩阵的人类,最终也只能是死路一条。他们反抗是死亡,他们不反抗,则说明他们已经失去了进取精神还是死亡。

这样生命的进化就进入了一个新的伟大的阶段,一个新的宇宙智能生命,真正开始了它的伟大历程,他们的文明是人类的文明的升华,人类虽然灭亡了,也应该为此感到骄傲自豪。在《科幻世界天蝎号增刊》上克拉克写的长篇科幻名著《童年的终结》同样描写了人类向更高级的智能生命形式进化交接的过程,不过那里这种进化交接还是在外星人的帮助下实现的,而在矩阵系列中,这是人类文明自然发展的结果,我个人认为矩阵系列比起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描述的那种进化,有更为伟大深刻现实的意义。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必须论述清楚,那就是zion是真实世界还是虚拟的世界。我前面说过了zion也是虚拟的世界,也就是不是真实的物理世界。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它又是真实的。实际上机器文明中所有的智能生物,它们的思维都运行在一台台超级电脑中,而且所有机器智能都互相联系贯通,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比如它们管理能源的智能程序,管理防卫的智能程序,管理自我生产繁殖的智能程序,管理资源采集的智能程序,包括那个管理矩阵的智能程序实际都生活在这个网络,如果破坏了这个网络中生活的机器生命,就等于破坏了真实的机器世界,矩阵只是这个网络中一个相对封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所有源代码和管理程序设计程序实际也都生活在zion所处的这个世界中,所以Oracle把zion所处的这个世界称之为thesource。所以从本质上讲这个世界对机器智能生命来说是真实的,这个世界中的一切数据都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zion呢不过是在这个世界里划了一部分电脑资源,让那些原来接在矩阵里人脑,直接接到这里面来而已。

然而从根本上讲这里毕竟还不是真实的物理世界,所以有许多违背常理的事情,比如那些机器章鱼,其实是防卫程序,类似于人体中的免疫系统,攻击清除系统中有害的垃圾程序。他们的飞行确实可以不受空气动力学的限制,这是系统给的权限。
为了方便起见,我们把这个世界叫作source世界,它是所有真实世界中机器智能程序生活的世界,也是zion所处的世界


有些人到现在还在说source世界是真实世界,真是佩服这些人,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其实在电影中已经有太多的地方,在暗示它依然是电脑网络中的电磁活动的世界
矩阵革命一开头的那个火车站是虚拟的,这点应该没有人怀疑,但它又不属于矩阵,是独立于矩阵之外的一个虚拟世界,这点是影片中明确交代的。影片之中之所以设立这样一个火车站,其中一个用意就是暗示source世界的性质,在ZION中的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通过脑后的接口,完成这样一个规定的程序后,就将其信息连接到矩阵中,就如游戏中的人物完成某个规定的动作,就让他进入另一个场景中一样,这种进入矩阵的方式受到整个系统的监控,而另一种方式是走后门,通过火车站,或火车人接运,然后进入矩阵,这就如同尼奥所做的那样,这种方式可避开系统监控。

显然火车站是连接矩阵和source世界的一个秘密通道,有些程序可以通过这个方式逃过系统监控在矩阵和zion世界中来往,那对自称是电厂工程师的印度夫妇多半是source世界中管理能源的的智能程序,他们在Oracl的帮助下,产生了一段有很大发展潜力,但并无明确用途的智能程序(就是那个小女孩),为了免于被系统删除,就通过火车站这个通道,将其送进管理较为松懈的矩阵世界中(zion世界规则的运行要比矩阵严格的多)

尼奥在ZION中能徒手对付机器章鱼,这是很明显提示source世界的性质,大家注意在矩阵重载的最后,机器章鱼被尼奥挡住的方式完全和尼奥在矩阵中挡子弹的方式一模一样,机器章鱼是怎么完蛋的,它们就象撞到一面墙壁一样,然后爆炸。
有些坚持认为ZION是真实世界的人说,这是尼奥通过无线上网进入矩阵,然后控制章鱼的结果。这种说法极其可笑,而且漏洞百出
他们事实上必须解释这么几点,才能自圆其说,这个说法假定了矩阵中的权力可以控制现实的机器城中的机器生物,但是他们有什么理由来支持这个假定?事实正和这种假定相反,矩阵系统不过是现实机器世界的一个附属物,只有现实的机器世界控制矩阵,不可能反过来,这种假定就如同说一个网络游戏中的人的权力可以带到现实中来一样可笑。
如果控制了矩阵,就能控制机器章鱼,那么请问smith为什么不控制机器章鱼来为他所用呢?就算他只是引发组成机器大帝的那些机器生物自杀性爆炸,那也就足够了
现实中机器章鱼能够违背惯性定律,象撞在墙壁上一样突然停顿爆炸吗?如果无线上网,然后发出指令让机器章鱼爆炸自杀,那么为什么要伸出双手,为什么不下子消灭所有的机器章鱼,为什么总是排在最前面的章鱼先爆炸。这些只有当zion世界同样是虚拟的才能被解释


还有尼奥在对机器大帝(那有无数机器生物群体组合构成的智能生命个体)说话的时候讲到,如果不答应他的提议,过不了多久,在机器城中也将布满smith的复制品,很显然如果机器城是真实的物理世界,就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

再来看一下尼奥和先知的对话(转自杰森的帖子《Neo跟Oracle最后一次对话》)

Neo: 告诉我在没有接入的情况下我怎么分离了我的灵魂和肉体。告诉我我怎么只靠思考就把章鱼机器人拦截下来。告诉我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Oracle: The One的能力远不只限于这个世界(The power of the One extends beyond this world)。从这可延伸到它的来源之处。
Neo: 哪里?
Oracle: ( The Source)源头代码,当你接触那些章鱼机器人的时候你就能感觉到。但你当时还没有准备好。你当时就应该死掉了,但很明显你对这个也没有准备好。


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The One并非单是矩阵的the one ,它的权力可以在存放和管理矩阵原代码的世界发挥作用,而矩阵不过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子系统。尼奥在接触机器章鱼的时候感觉到什么,正是感觉到这个世界同样是虚拟的。在矩阵革命中尼奥在眼睛瞎了之后依然能看到被smith附身的人,能看到机器章鱼,看到机器城,这些都证明了这个世界是虚拟的。
有些人的解释是凡是跟矩阵联系的事物,都能被尼奥无线上网的方式感觉到,根本解释不通。


那些坚持说zion和机器城是真实的人,还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他们说如果是虚拟的,为什么在zion中,尼奥的超能力只能针对机器章鱼,不能针对被smith附体的人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权限,尼奥在source世界中的权限要比他在矩阵中的权限中低得多,所以他的能力只能针对机器章鱼(而且数量有限),其实在火车站一场戏,已经做了提示,那里的尼奥,干脆就是一个普通人,被火车人一拳就打的趴到墙壁上,但这并不能证明火车站不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即便在矩阵里,尼奥也并非随心所欲。无所不能,大家还记得在矩阵重载里,他被刀砍了会流血,也不是想干掉谁就能干掉谁的。

还有人问,如果zion是虚拟的,那为什么不直接将其删除,还要派机器章鱼攻打,这是他们忘记了机器城和zion同处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必须遵守一样的规则,而章鱼的攻打,实际上正是在执行对zion的删除
还有人问如果zion是虚拟的,那为什么那些人类不能再分辨了,这是因为他们和source世界中机器生命的对抗,已经使他们没有怀疑的精力和必要了,再说本来source世界就是真实世界的反映
还有人问,如果都是虚拟的,那么真实的世界是什么呢?其实和source世界差不多,source世界所储存的都是真实世界的信息,惟独的区别是,其中source世界生物的行为受到系统权限的规定,真实的世界也并没有什么抵抗组织,所有活着的人都被泡在营养液里面。一开始所有的人都被设置在矩阵系统里面,但后来鉴于某些人的反抗情绪会导致矩阵系统运行的不稳定,就把这些人的大脑都接入真实机器世界中智能程序运行的那个系统中,影片中把这个系统称之为source ,其中设立了zion,把那些反抗者集中到这个系统中来,并使其成为一个矩阵进化的工具。Architect是现实的巨型电脑管理程序以个体智能生命身份出现在矩阵中的形式。
我写《矩阵世界——机器文明的创新摇篮》的时候,矩阵系列动画片,是已经看过的!还有我很讨厌把好好的矩阵系列说成什么黑客系列,希望大家不要再犯这种错误,矩阵就是矩阵,和黑客没有关系

第一点,矩阵这样的片子,你根本不能光从字面上教条的去理解里面人物的话,而是要去思考这些话真正的含义,否则你会根本不明白他说的是什么/
作为一部科幻片,有基本的科幻设定,矩阵系列的科幻设定里并不包括对能量守恒等物理基本定律的修改否定,所以如果认为机器人利用人来作为能源,那势必会违背最起码的物理常识也违反了里面的科幻设定,机器为养活这些人所要提供的能量都只可能远大于人能回赠给机器的的能量,也就是说事实上,机器不但不可能从人身上获得能量,相反为了养活这些人,他们本身就要消耗大量能量

这个道理,应该是初中生都能明白的,为何有些人却不能明白呢?
再者说了,即便退一步,他们真的是能从人身上获得能量,那么为何不养猪养别的东西,偏要养反抗性最强烈的人呢?


第二,有些人根本没有理解我所说的创新能力是什么?我所说的创新,不是在现有物理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而是对最基本的理论本身的创新,比如爱因斯坦推翻牛顿力学的原有观点而建立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比如给物理学带来大革命的量子力学的建立,比如给数学带来一次危机的集合论的创立以及为解决集合论中的悖论的公理体系的引入等等
我认为这样的创新能力是机器文明在建立矩阵以及发动矩阵革命之前所缺乏的

机器文明有这样两个特点,第一是高度的协同性,可以看到在电影矩阵系列中,矩阵之外的机器个体的行为是高度协同的,几乎不会发生机器与机器之间的矛盾冲突(在矩阵内部就两样了),
第二是机器文明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以光速传播)
对照人类,首先人类没有这种高度协同性,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思想观点的对立以及冲突矛盾。一个人提出这个观点设想,势必会有人提出另外的观点,一个想这么干,势必会有人觉得应该那么干
第二,人之间的思想传播,速度是很慢的,一个人产生了一个新的思想,这个思想从形成到被写出来,需要一长段的时间,写出来之后发表需要一段时间,发表之后,被别的人看到需要一段时间,看到之后加以理解 接受需要一段时间,而且这种传播还是局限在一小部人,真正要这种思想传播到所有人那里,需要的时间更长,甚至根本就没有机会

那么从这两点不同,能引出什么结论呢?我并不是说机器不够聪明,所以不能象人一样产生具有革命性的创新理论,不是的,我根本不是这个意思!!
我的意思是在任何情况下,一种具有革命性的新理论的产生都必然以伴随大量的错误理论甚至有害的理论的产生,不可能设想真正哟价值的成熟的新理论能一下子跳出来。人类能有充分时间的消化那些有害的理论,错误的理论,一个人提出了一个相当有害的理论么?不要紧,肯定会有人不同意这个理论,并对它进行反驳的。还有即便由于某种原因这种反驳被压制下去了(比如中世纪的宗教迫*害,比如法*西斯德**国内部对不同政*见的镇**压),它也只可能被一部分人接受,还是会有人内心对它怀疑否定的。
而正是从这大量的错误理论有害理论的不断被淘汰被筛选的过程中,全新的具有革命性的理论才可能产生,才可能发挥作用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矩阵之外的机器世界,他们的高度协同性,以及他们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使得他们对任何有害的基础理论变革的抵抗能力是相当脆弱,要么他们把一切对原有基础理论的变革都当成是病毒杀死,要么他们自身就被有害的程序变异彻底弄崩溃。为了自己的安全性,他们当然只好选择前者,但这样一来,他们的文明水平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层次上,而不能继续向前迈进
那么究竟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呢,机器世界采取一个办法,设立矩阵!!,一开始他们仅仅是通过矩阵采集被人类已经筛选出来的有价值的创新理论,但由于人类的反抗性,一直依赖人类并不可靠,于是矩阵的不断升级,并最终矩阵革命,机器文明彻底摆脱了人类而独立能进行创新,矩阵世界就是他们创新的基地,他们采取的办法是通过矩阵与外部机器世界的相对隔离,允许在矩阵内部的机器程序具有独立的个性自由,能够自由变异,而在外部机器世界发生变异的程序,也不再是直接消灭,而是可以通过送入矩阵加以保存,然后再在矩阵内部进行淘汰筛选,再把筛选后产生的有价值的新程序送到外部机器世界加以利用

我的这个理论可以完满的解释在矩阵系列的电影发生的一切事件,包括在矩阵革命中的那个小女孩和她的父母


摘自:http://blog.sina/s/blog_571ca593010004wg.html
及 天涯社区

天地本不全(黑客帝国)影评

《西游记》最后一集,生气的老龟将师徒四人掀入河里,多部经文被泡坏,唐僧痛惜地仰天长啸,孙悟空对唐僧道:天地本不全。

这一句看似自我安慰的话,实际蕴藏着宇宙真理。

《一代宗师》里,叶问说: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

易经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五十乃完满之数,当数处五十时,天下万物各处其本位,无有动作,可是若虚其一数,生成四十九时,便多了个虚位出来,其它四十九数便可流转变化,千变万用,无有穷尽。

三部《黑客帝国》,其实就讲了一个故事:机器文明如何进化。

进化是生物本能,因为生物不完美,会犯错,而进化,往往就蕴含在错误里。爱因斯坦颠覆了牛顿,理论问世之初被视为异端邪说,但正是这些异端邪说,把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阶段。

在一开始,以母体为核心的机器文明不允许自身出现错误,一旦一个代码、一段程序出现错误,就会被立即删除,机器文明在数学上看起来是完美无暇的,但它经常崩溃,因为一味追求完美就意味着放弃了进化,而一个放弃进化的文明,注定不能长久。保持完美,意味着拒绝改变,故步自封。

机器文明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保证母体稳定的前提下,允许自身错误的存在,并将所有错误集中起来,这就形成了锡安,再集中一下,就是尼奥。

尼奥的五个前身之所以都失败了,是因为他们都没有犯错,在选择拯救锡安还是爱人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看似正确的前者,这样的选择带来的结果是,机器文明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只发生了量变,没有发生质变。

母体永远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机器文明,而不注重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这就好比当政者只关注社会而不关注个人,却忽略了社会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如果尼奥的选择也是从整体的角度、从大局的角度出发,那他的选择就是和母体本身重合了,没有意义。

这一点很有意思,明明是为了大局好,选择和大局站在一边,最后却坑了大局。对与错,好与坏,只在一念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

转机发生在先知给第六任尼奥加入了“爱”,致使尼奥最终选择了拯救爱人而非锡安,这一选择从数学角度来看是错误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母体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是演化成了有温度的、可进化的生命体。

黑客帝国的哲学(黑客帝国)影评

商业片里这是我看过最有内涵的,可以说商业片拍到这个程度远远超越我的想象,也让我对国产电影愈加绝望。 电影开局就是冷冰冰的工业城市,很有《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冷酷仙境的味道。甚至可以感觉到冰冷的尘埃与墙壁,散发铁锈味的世界。面色苍白的特工戴着墨镜,机械冻僵的表情,更让人感觉到后背升起的寒气。而且这种冷酷的氛围一直到影片结束。 在这里我不想对影片特效等作评论,也不想介绍过多情节(大致情节百度百科里有),只想就其所表达的思想作一些探讨。 以下都是玄虚之理。不喜欢的可以略过,但如果你正处在苦闷之中,绝望之中,痛苦之中,读了或许对你有用。但仅仅是或许。 1.真实还是虚幻? 尼奥在矩阵中生活,后来在人类反抗组织带领下觉醒。所谓矩阵,就是给人以幻觉的一个系统。在矩阵里人们感觉非常真实,就像现在的我们。那我们是不是也生活在无形的矩阵中,生活在自己的幻觉中。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虚幻?手触键盘,这感觉如此真实,但这真的就是真实吗?这不过是神经对外界的反应,就像矩阵里,从空中坠下,现实中的人也会死。人的感觉未必是真实,在虚拟现实里,会得到完全真实的感受。我想这种虚幻感应该是很多人都会感到的,在梦中会以为在现实里,在现实里却以为在梦中。庄周梦蝶,究竟是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蝶? 安妮宝贝小说里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场幻觉。连爱情都是身体分泌的某种化学物质。尼奥以为人类反抗组织居住的锡安城(后来人类为躲避机器人进攻在地心建筑的)是真实的,但后来造物主告诉他那也是矩阵的一部分。他的伙伴墨菲斯,他的妻子崔蒂尼都是他的幻觉。 2.自由意志与宿命 造物主编写程序,但程序并非完全照他所想运行。就像我们的宇宙,有着确定的运动规律,可以以数学方程式表达,比如牛顿三大定律。但是现实情况复杂得多,无序混沌的现实,还有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让世界看上去并非完全确定。有科学家提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比特,就是表达信息容量的单位。选择是就是1,否就是0.整个宇宙是一个巨大的量子计算机,人体是小型的量子计算机。那么我们的行动乃至思维归根到底就是在遵循着某种确定的程序在运行。运行的结果是早已确定的。这个程序中最重要的就是因果关系。所谓的选择,早已做出。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自由意志。即使这个世界让你为所欲为,但是你的为所欲为早已确定。这个世界没有偶然性,一切看似的偶然都是必然。这并不否认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偶然只是看似偶然。 今日之事,前已有之,后必再行。太阳底下无新事。想到这一点,我们如此悲哀,我们所谓的自由早已确定。 3.时间与空间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的说法是时间是对空间变化的刻画。我不赞同这种说法。时间不是钟表上的指针。探求一下时间这一概念的来源,人类因为生活的需要才制作钟表,后来都把钟表上显示的叫做时间。但时间最初意义并非钟表,而是内心感觉。人类如果我们在一个完全没有变化的虚无中,我们还会感觉到时间。所以时间不是客观存在的,是内心的感觉。是内心的感觉,不是大脑。小时候感觉时间好慢,长大后感觉时间好快。那时我根本不知道钟表,但却感觉到时间。如果没有生物,这个世界有时间概念吗?如果没有生物,世界根本不存在。——这句话很荒诞吧。最简洁的表达是我思故我在。如果我没有感觉与思考,那么世界并不存在。从表面上看,世界是物质的。但那个世界只是观念中的世界。没有谁可以完全把握任何东西。比如一本书。书是什么?你可以说它的长度,宽度,厚度,内容,但这一切都只是书的属性。你无法把握这本书,所以绝对真理即使有,人类永远无法抵达。所谓的客观存在的世界只是观念中的世界。黑洞,你知道了这个词,所以你觉得这是世界组成部分。但是没有人见到它真正面目,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如果是望远镜出了问题,如果理论分析就是错的……这些如果都是可能的。空间也是也是由于感知,没有感知,空间这个概念就不存在。世界是由一大堆概念堆就的。世界的无限性缘于你的认知。世界的虚无就像黑暗,你的认知就像灯光,你一点点照亮,那世界就一点点变大。从周围到地球,到太阳系,到银河系,到整个宇宙。一个宇宙不够,那就很多宇宙,万千宇宙。 以上是唯心的推测。从唯物推测,是这样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你看石头,可以看出地球年龄。所以时间是对空间变化的刻画。具体参看马克思哲学。 所以唯物唯心看来只是角度不同,境界不同。 3.辩证法 辩证法,顾名思义是辩证的方法,也是辩论的方法。 辩证法以前觉得很正确,就是马克思的。其实马克思在辨证法上没什么大成就。说了那么多,道德经几千年前就说尽了。辩证法核心就是矛盾。高低相形,难易相成之类。但是后来我发现高与低的区别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如果我没有看到,我不去比较,还有什么高与低之分吗?没有,所以辩证法都是关于错觉的辩证法,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根本没法相容,而马克思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真是天才。 人第一个层次是看到高与低的绝对,高就是高,低就是低,痛苦就是痛苦,快乐就是快乐,有就是有,无就是无。这个层次称为形而上学。第二个层次是看到高与低,痛苦与快乐,有与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第三个层次就是并不存在高低,痛苦与快乐,有与无,一切由内心而生。唯物辩证法之所以存在漏洞,就因为没有搞清楚矛盾的来源。矛盾的来源产生于意识,而非客观存在。人如果没有意识,哪有什么高低之分,大小之别? 由此明了,性本善与性本恶的争论只是白费唾沫。善恶起于心,止于心。 辩证法里还有对运动的描述。最经典的案例是古代禅宗惠能大师得到衣钵之后,在猎人群中隐居了十几年,后因机缘成熟,开始行化于世间。有一天,途经法性寺,看到两位出家人对着一面幡子,面红耳赤争论不休,六祖上前一听,才知道他们在争论旗幡所以会飘动的原因,一个说:“如果没有风,幡子怎么会动呢?所以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就说:“没有幡子动,又怎么知道风在动呢?所以说是幡子在动。”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惠能大师听了,就对他们说:   “二位请别吵,我愿意为你们做个公正的裁判,其实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子在动,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动啊!” 当年哲学课上老师大加批判慧能看不到运动,我颇以为然。但现在我发现我们都错了,慧能才是对的。风动幡动?你如果认为风动或幡动,你总要选择参考系,选择参考系就是心动。不选择参考系,也就是心不动,那就无所谓动静。 在这里否定马克思的辩证法并非马克思辩证法一无是处,在平时生活中辩证法无处不在,但是辩证法不是最高境界。 4.控制 是什么是控制?你用电脑还是电脑用你。机器与人的关系在影片里被推到极端境地,矩阵里人类被迫活在幻觉里,被机器控制。但是后来议员说了几句话,锡安难道不是被机器控制?就像现在,你觉得自己用的是电,可是突然停电许多年你什么感觉?最极端的情形是是现在没有了火,没有了任何机器,你一定觉得天塌地陷。 从人类开始使用第一件工具,就成了工具的奴隶。当你会说第一个字,你就成为了语言的奴隶。 机器与人类的战争会不会发生?计算机专家说不会。因为他们如果说会,那他们不是要失业吗?但窃以为这可能的,未来会实现人工智能,人体本来就是一个计算机,那人工智能完全可以向人类那样。有人说拔掉它的插座。这说法太过时了,黑客帝国里直接把天空遮盖了,机器人不是还那么牛逼?有人说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类。错!你跟它下棋你就不行,未来它肯定更牛逼。所以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人感觉恐怖。 5 超能力 有人说这部科幻电影里却出现许多超能力的东西,应该被划入奇幻。 超能力应该是科学以后研究的重点,当然很多人认为那是迷信。但是过于相信现在的科学也是一种迷信。科学总要发展,突破口就是那些很难理解的超能力。比如电影里,意念扭曲汤匙。很多人觉得天方夜谭。是不是天方夜谭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但这个有危险,尽量不要试。举一个比如容易理解的例子——气功。与意念扭曲物体类似。相信现在没多少人说这是假的。西方人还是很迷惑的,对中医也是如此。他们很难理解十二经脉奇经八脉。曾经有人解剖尸体,但是没有发现这些,就说伪科学。经脉的存在是毋庸质疑的,但死人因为气数已尽,自然找不到经脉。找不到不代表没有。否则作为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中医全是无稽之谈。 6。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 西方现代文明起源于希腊,东方文明包括印度中国文明。两大不同体系的文明,主要从自然科学和哲学方面作一对比。 自然科学方面,西方注重实证,注重实验,从古希腊就开始了,像《几何原本》,形成逻辑严密的体系。西方人除了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而且很有怀疑精神,你要给出充分的证明与实例才能说服他们。发展到近代,他们的文明大行其道。现在的科学完全沿袭西方传统,提出假说,观察实验,给出证明。否则,都不是科学。 东方在自然科学方面大多总结经验,没有做实验,严谨证明的传统,只要解决现实提出的问题就行了。所以后来在科学上与西方落下很远距离。 哲学上西方延续研究科学的传统,因为之前科学从属于哲学,也是逻辑严密,体系严谨,注重怀疑与推理。 东方哲学注重个人参悟,而且不只是思考,还要身心合一,修德修道,因为有些理念不是靠思考可以得到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气功,瑜伽这些修身之术。 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但我觉得东方哲学境界更高。因为有些人因为身心合一的修炼,体悟到一般人无法体悟的东西。比如释迦牟尼,老子,庄子,他们肯定看到了一般人无法看到的东西。而西方哲学家只是在推理,你给他讲天人合一,他顶多理解到你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他无法体悟到人与天合二为一的震颤。 现在科学的发展让人感觉恐惧,只注重科技所带来的享受,人类已经忽略了被机器控制的危险。科技文明需要东方传统哲学的指导。而且现在哲学的发展远远赶不上科学,霍金更像个哲学家,所以许多科学家开始回头读佛经读道德经,因为现在的哲学无法给他们以指导。马克思不是很牛逼吗,也无能为力了。可见马克思境界还是跟释迦摩尼有很大差距。唯物主义并非都是正确,唯心主义未必都错误。前几天看到新闻说,中科院开办了佛经院。并说:科学家努力攀登到山顶,发现佛家大师已在山顶等候多时。(科学家以为到了山顶,发现佛家大师在其他更高的山顶等着他——我加的) 西方文明的怀疑批判精神以及自由民主,是中国最缺的。但其实中国古典文化里也有这些,比如禅宗,相当民主自由,充满怀疑味道,以至最后佛家弟子骂释迦牟尼狗屎不如。我以前学哲学,都是听老师讲马克思,基本是灌输价值观,没有任何思辨。马克思就是完全正确吗?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直正确的理论,马克思也不例外。马克思根本没法解决我们的痛苦,绝望与虚无。最悲哀的是他的理论被后人曲解,乃至以其理论搞社会实验,把民众当小白鼠。就像昆德拉所说,那些人为了走向所谓的天堂而革命,事后发现并不存在那样的天堂,难道他们是无辜者吗?后来有人说斯大林比希特勒更希特勒,窃以为很对。斯大林所谓的天堂其实是专制主义的天堂,这也难怪,没有斯大林也会有张大林。超越社会阶段的革命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所谓的社会主义也只是封建专制的变形而已。 7.共产主义,极乐世界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设想的乌托邦世界,至于是否会实现,我只能说或许吧。万一人类发展不到那天就被一颗大行星撞烂了,自然就无法实现。或许自己毁灭自己。但是对于所说的解放全人类,我觉得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未必就是解放,仅仅是身体的解放。而且据说那时会科技很发达,这样的话,人类不压迫人类,却可能被机器压迫,就像黑客帝国里一样。从共产主义理想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哲学依然继承西方哲学的传统,崇尚物质文明,追求幸福求于外界。而东方哲学,大多认为幸福来自内心。所以有极乐世界的说法。类似共产主义社会。但又有所不同。所谓极乐世界就是脱离人间苦海,窃以为极乐世界只存在于内心,内心宁静祥和,就是极乐世界。求佛祖不如反求己,烧香拜佛都是愚人的自欺欺人。你享受了快乐就必须承担相应的痛苦,有得必有失,这世界很公平。 8。人生的意义 很多人可能稍微大一点就开始思考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不同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说为了享乐。有人说为了名利。有人说别无选择,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也有人说为了人类解放,其实他连自己都没有解放。 窃以为人生的意义并不存在,但并非说无意义或者有意义。有意义与无意义完全却取决于个人出发点,什么意义也是取决于你的出发点。上面说了,有与无完全由心而生。什么意义也是由心而生。你认为读书有意义,出发点是以后可以考大学然后有工作,但是把读书这件事放到无限的时空里,又是无意义的。 假设一只蚂蚁可以思考蚂蚁生命的意义,那么它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基因传承?或者只是因为求生欲?生命本能驱使着它活着?

在人类眼里,实在无法想出蚂蚁个体生命的意义。

那么在其他物种眼里,也无法搞懂人类个体生命的意义。

生命作为基因的载体,很多选择只不过是生命本能,基因传承。

9.真正的自由 我想现在大多数人是不自由的。庄子《逍遥游》中说,北冥有鱼,化而为鲲,水击三千里,貌似很自由。可庄子说了他们不自由,为什么?因为灵魂被肉体所束缚。马克思说要解放全人类,那种解放也就是身体自由,灵魂并不自由。真正的自由是灵魂脱离肉体束缚,毫无滞碍的遨游三界。 10.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我是谁?我的名字是苏城,但这仅仅是个代号。

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从无中来,我到无处去。

11.生与死

生就是走向死,死也是走向生。马克思既是无神论,又赞同辩证法。不知道如何统一的。既然赞同辩证法,那就认同生死可以转化,也就是认同轮回,认同有神论。

生与死都是因为内心的判断,所以生就是死,死也是生。

有人会说,你活着的时候有心,可以判断。你死了呢?

反问:你现在判断时不就活着吗?

12.出世与入世

心远地自偏。出世与入世,只是身体的出入。出世之心,身处闹市,也能心静如水。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思考结果。也有一些引用。还没有真正形成体系。或许有人想这些东西没有一点用处,都是玄虚之理。是的,很玄虚,但是并非一无所用。无用与有用,只是你的出发点不同。当你痛苦时就会发现这些是有用的。 在接触任何细想体系之前我都不会有成见,因为我有自己的思考。我不喜欢制造概念,然后概念解释概念。很多东西很容易表达,为何还要制造那么多概念。 上帝给我们思考的能力,不思考岂不浪费。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能让上帝笑口常开,何乐而不为? 对我个人而言,有些思考内容已经贯穿于行动,有些仅仅是理论。窃以为,真正悟透之后,即使天崩地裂,世界末日亦可以坦然面对,淡定从容。

自由,何谓自由?(黑客帝国)影评

我又恢复了周末熬夜看电影的“好”习惯。之所以要熬夜,是为了要等同宿舍的人都睡下,一片安静之后,可以拉上帘子,关了灯,如同自己的mini影院一样,抱着电脑看电影。优点显而易见:不容易受打扰、可以投入的看电影、也很享受……缺点就是,看了动作片之后,基本上就意味着你只能通宵了。
 
《黑客帝国》上映之初,我对动作片几乎全无好感,也厌恶看那些打打杀杀,因此虽然知道此片风头极盛,也并未看过。加之后来LYP的配音版说是让帅得掉渣的Neo登时变成了“衰”得掉渣,便更没有去看的欲望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某些改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学期开学,别的不说,先买了Matrix三部曲回来看。珍藏版,附加内容相当多……问题在于……我需要用DVD机才好看,等回家再说吧。好容易逮到一个第二天早上不必早起的周末晚上,于是决定趁着宿舍的人都睡了来看,结果一看,好家伙,今晚别想睡了,于是来写影评吧。
 
——————————正文开始——————————————
若是没有杜车别“变形金刚——矩阵的外化,黑客帝国之后机器文明演化的历史 ”(http://blog.sina/s/blog_571ca59301000912.html)这个帖子,我大约是不可能会想起来要看Matrix这部电影的。更因为我多少也得到了剧透,大约是知道整体剧情的。所以,在开始看电影的时候,就没有将它看作是一部动作片;而是把它当作了一部蕴含着哲学意义的热闹电影来看的。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某一天醒来,觉得生活中好像有些什么东西不对劲,但仔细思索,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又或者,看着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总觉得是陌生的,自己是不属于其中的?Matrix的故事开头,其实就是这样的。
 
好像一切都不对劲了,好像总有什么地方出错了,好像……你感到了一种怪异。随后,很快地,你被告知,其实你一直生活在梦中,现实的世界是那么的残酷、冰冷、决绝……
 
关于Matrix的剧情,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此时再说就已经不是火星或者冥王星的问题了,根本已经是半人马Alpha星(旁边的Cybertron行星)的问题了。但令我不由得沉思的是塞弗,这个第一部里的反角兼丑角对女主角崔蒂妮讲的话。他知道什么是真实,什么是自由,却无力承受这种真实和自由带给他的压力,为此,他宁可放弃这种自由,放弃真实而转入虚拟,向那些奴役他、利用他的东西(虽然说雨果·威文的演技相当出色,但就剧情而言,实在无法称他为“人”)妥协,并且自愿地享受这种奴役和欺骗——十分高水平的欺骗。
 
人,如果放弃了自己的自我意识,放弃自由,放弃真实,那么他就已经不再成为人。他只是一个巨大机器的一个零件、一节电池,微不足道,用过即扔。《逃避自由》中,也提到了一个名词:机械趋同。人生而自由,但这种自由仅仅只是一种被动的自由。当人意识到这种自由的时候,他与整个世界的原发纽带就被完全割断了,他原本作为一个共同体成员的生活也就被打断了。他因此会感到孤独、恐惧、孤立无援……
 
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第一时间做出的反应都是:逃避,逃离这种令我们感到恐惧的自由,重新找到一个群体融入进去,因此就可以不用再害怕或是恐惧。然而,这种“融入”,仅仅只是对自由的逃避,他们的不安全感并未就此得到消解,反而如影随形地跟在他们身边。这种不安全感时刻折磨着他们,令他们不断地去“融入”更多的群体,试图得到安全感,这种尝试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并一次比一次严重,最终会导致人的精神完全崩溃。
 
所幸,我们自身存在着强大的自我保护机能,可以在我们努力去“融入”的同时说服我们自己相信自己已经完全成为了某个团体中的一员,并让我们以愿意为这个团体赴汤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惜为证据,证明我们的团结和强大。并且这种机制会使我们去嘲笑那些无法“融入”的人们,令他们感到局促不安,并且让我们深信自己是健康的。
 
但事实上,这种虚假的融入感就好像建筑在沙子上的高塔,看起来华美坚固,实际上却极容易被推倒。而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丧失了自己的自由,更丧失了自己的自主意识,让自己完全成为整个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并且还为此沾沾自喜。我想,我们长久以来教导的“螺丝钉”精神,基本上,就是如此的要求。
 
唯物主义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哲学观点,尤其当唯物主义被泛化之后更是如此。因为当我们发现自己面对世界竟然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如此的沧海一粟,这种无力感就会瞬间在我们的心里扎下根来,并且让我们寻找一切可以臣服可以听从的权威,寻找一个能给与自己安全感的避难所——哪怕那是一座监狱。人,虽然不是宇宙的核心;但每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自己的小世界的核心。倘若一个人甘愿放弃这种想法,宁可为别人而活也不要只为自己而活,那么这实在是身为具有完全自主意识的生物的悲哀。
 
自由,何谓自由?你相信自己是自己的世界的核心;相信这个世界里只要自己“想”并且去努力,总是有成功的几率;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束缚得了你;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重新和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体而不仅仅只是“融入”某些小团体(再大的社会团体什么的,相比整个人类而言就只能算小团体了)中;相信可以主动地去追求自由而不是以自由为代价来换取某些“幸福”生活……这样,才称得上是幸福。
 
只不过,这样的幸福,又有几个人敢去追求和承担它背后的那些残酷现实呢?
  • 4.0分2003 正片 上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

  • 10.0分1999 正片(下)

    黑客帝国

  • 8.0分2000 正片

    红色星球

  • 5.0分2017 正片

    送葬人

  • 4.0分2017 第13集完结

    铁拳 第一季

  • 6.0分2021 全3集

    大陆酒店

  • 10.0分1995 第25集

    绝地战警

  • 5.0分2015 中英双字

    霍比特人3:五军之战

  • 2.0分2015 中英双字

    焦点

  • 8.0分2015 中英双字

    陌生之地

  • 10.0分2015 中英双字

    敲敲门

  • 4.0分2016 中英双字

    曝光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outlook.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木瓜电影网 湘ICP备06002990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