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碧血长天1980-HD
  • 自定义第一行提示文字支持fa图标
  • 自定义这是第二行文字

影评


【影评】当我们谈论战争片,我们在讨论什么?(最长的一天)影评

1944年6月6日 “无论对于盟军还是我们,这都将会是最长的一天。”

――德国陆军元帅埃尔温·隆美尔

首先让我们来盘一下《抗日奇侠》这部“经典”电视剧,这部电视剧号称投资接近五亿,由美国专业团队进行后期的制作,如果这是真话,那真的是不如把这笔钱拿来做慈善。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四位身怀绝技的侠客,通过高强的武功来抗日救国的事迹。看到这里,已经开始有点狗血了,基本可以确认这四位的定位极高,是达到了超级英雄水准的侠客。

手撕鬼子经典场面

其中的手撕鬼子的场景,让人不得不服,活生生的人就被撕成了两瓣,血腥至极,网上都戏称剧中角色撕的不止是鬼子,还有观众的智商,把观众的智商也撕成了两瓣。

这种糊弄观众的片子根本不能被称之为战争片,它既没有表现出客观的历史,也没有展示出真实的难以言喻的情感变化,仅仅只是站在了一个很低的高度去指责一方,抬高另一方,看起来就很滑稽。

战争片之所以难拍,也在于此。能够客观的去对待一段残酷的、血淋淋的历史,是拍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基本素养。

相比之下《最长的一天》就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讲一个诺曼底登陆,从德军、盟军和法国抵抗力量的角度切换叙述,影片的大格局、大气势可圈可点,而对决策将领和登陆士兵等人物的着墨也是生动深刻。你看不到诋毁和刻意,它可以说是艺术化的历史故事。

这部电影的制作目的是还原诺曼底登陆第一天紧张而又残酷的战事,不得不说我很敬佩这种尊重历史的制作态度,这部在离二战过去不到二十年内拍摄的记录式电影,就像是史诗般的存在。

可以说后面拍摄二战的电影的还原度都无法企及,其中的武器装备都让人直观的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

艾森豪威尔,作为诺曼底登陆这一奇迹的最高统帅,以他非凡的组织协调能力完成了他一生中最灿烂的战争作品。

艾森豪威尔

而隆美尔则不幸地当了这幕大戏的配角。尽管他预计攻击点可能是诺曼底,却宁愿相信是在加来,并预计6月中旬以前盟军不会登陆,于是在6月5日他风尘仆仆赶回家为6月6日生日的妻子过生日。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历史走向,三个月之后隆美尔丢掉了性命。

隆美尔

电影的选角也不是随意找来的明星,《最长的一天》中扮演约翰·霍华德少校演员是真正的参加了诺曼底登陆,当时他是英军第6空降师第5伞兵旅第7营的上尉,他的部队参加了诺曼底登陆的增援行动。

选用真实经历过二战的人物参演电影,能够给导演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增强观者共鸣。

也许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制作态度,让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直至今日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电影巨头。

说实话现在的战争片一抓一大把,但是又有多少值得一次一次回味的呢?大都流于形式,哗众取宠。

真正随着时间越发光彩耀眼的,不是“手撕鬼子”这种全凭自己胡诌乱造的作品,而是真正创造了价值的作品。《最长的一天》难能可贵地在台词中展示出了对战争的讽刺,这是战争片最需要传达的情绪。

“真滑稽,不是吗?他死了,我瘸了,你迷路了,我猜它一直都是这样,我是说战争”电影结尾处的台词说出了参战士兵的心声,也是电影想要传达的东西,对战争的评价。

战争题材的电影让我们侧面感受到残酷血腥的岁月,英雄辈出的时代,身心破碎的时光。一个个小人物构成的战争故事,有时听起来就像是遥不可及的历史。

诺曼底登陆

我们看战争片,也看其他的电影。我们在电影中找时光,找历史,甚至渴望看清自己前行的道路,有时候看一部好电影就像是找到了一位好导师,跟看好书同一道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说:“曾有电影让我在影院里睡着了,但就是同一部片子又让我彻夜难眠,思考它直到天亮,甚至想上几个星期。这是我喜欢的电影。”

《最长的一天》之所以被肯定,甚至被封神,就是因为它的节奏让人觉得恰到好处,又能够反复回味。纪录片式的电影,如此风范,实属珍贵。

上帝到底站在哪一边(最长的一天)影评

关于那次世界战争史上有名的登陆,关于那次扭转整个二战局势的战役,关于决定世界很多国家和人民命运的D-DAY,有无数的文学影视作品从各种角度和层面去描写和勾画。这绝不仅仅是因为诺曼底登陆的重要性,也不仅仅涉及到二战的格局改变,更是因为在在那天双方没有任何人知道:上帝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如果某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改变了,是不是那场战役和二战的解决,以及人类的历史都会改写呢?没有任何人能够抗拒对这种历史可能性的猜测。拍摄诺曼底登陆的电影也很多,但这部拍摄于1962年的电影,无疑将成为二战题材电影的经典和丰碑,即便是放在半个世纪后观看,仍然会惊叹于电影竟然能够从这么多角度和故事,来看待那场决定世界命运的战役,从双方最高决策层的考虑和纠结,到各种策略在执行层面的失误和巧合,甚至是关注到不同层面人物个体的故事和感受,经常是几场战斗多个人物不停交替展开,导演能够把握如此恢弘浩大又非常繁琐的剧情,确实对于电影拍摄非常有把控力。

电影里有无数的场景和人物登场,关于诺曼底登陆的过程和结果估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我只是把其中自己关注到的一些人和事,记录在这里呈现给其他观影者。或许这里面每个细节改变都会影响战争进程,但这里只能留给我们在头脑中猜想和推演了

1、德国西部集团军的某位将军,去参加军旗推演,他在德军军旗推演中从未输过,而这次他是扮演艾森豪威尔,而且他拟定的计划就是从诺曼底在恶劣天气中出其不意地登陆。但他认为艾森豪威尔是个谨慎的人,在此前战役中从不冒险,因此不可能采用这种方案
2、负责德军情报的军官,已经推断出当某位诗人的第二条诗句出现的时候,就是盟军将要发起登陆进攻的时候,并且将这个情报激动紧张的汇报给集团军司令,但司令虽然下令战备戒严,但却并没有真正重视,继续跟其他将军打牌。因为过去的半年类似的情报已经出现了无数次。
3、德军很多军官离开前线去附近城市过夜,对于军纪严明的德军来说,主要是认为在如此恶劣的天气,无论是飞机或是舰船都很难发起进攻,而盟军突击部队的几十万人,确实已经在船上等待了几天,此前已经因为天气推迟过一次进攻时间了。但这次出现了短暂的可以发起进攻的天气,不然或许仍旧会继续推迟
4、盟军舰船上的突击部队,士兵无聊大牌赢钱,某位士兵赢了1500美金,但突然想起上次赢牌后,在第二天的战役中就受伤了,在进攻发起前他问旁边去赌钱的同伴,当听说他输掉钱后才松了口气,想来在这场战斗会因为输牌变得顺利
5、诺曼底海岸边的法国居民,每天打开窗户看着德国士兵向海边堡垒送咖啡。当他终于看到盟军反攻的舰船后,尽管炮火随时会把他的房屋炸毁,他也可能随时在炮火中死去,但仍然癫狂般地从床底拿出法国旗帜忘情挥舞
6、西线集团军司令让部下致电统帅部,要求出动重装甲部队前往海滩,但却因为希特勒吃了安眠药而没人敢叫醒他做决策;而当希特勒醒来后暴怒发脾气没人敢提这件事。部下建议司令直接电话希特勒,但因为司令看不起这个曾经的下士,拒绝了这种建议,因此德国装甲部队始终留在后方没有参加诺曼底登陆战斗
7、罗斯福的儿子担任盟军抢滩部队的副师长,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被安排在后方,只好写正式报告要求上战场。并且向自己的上司隐瞒了风湿病痛的情况,进门前把拐杖留在门口的栏杆桑,恐怕没有比不能上战场的将军更悲哀的事情了
8、法国地下游击队美女战士,为了炸毁敌军的运输士兵和武器的列车,巧妙引开守桥的德国士兵,最后抱着士兵跳入水中,幸好她还活了下来。
9、盟军设计的橡胶士兵,空投到敌人后方,落地后会自动爆炸发出射击声,本意是迷惑敌人,但却因此让德军起疑,既然有这样的迷惑动作,必然是要掩盖真实的企图,有点弄巧成拙了。
10、盟军滑翔机特种部队居然可以在岸边降落抢占桥梁,支援他们的是吹着爱尔兰长笛的部队,而且他们真的在战场上吹笛子发起进攻,当时真心觉得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11、进攻敌人据守的堡垒时,在重机枪和大炮设计下,法国自由军部队损失惨重,退守到一栋大楼里等待指挥官去找坦克支援,这时候走来一群淡定的法国修女,开始给士兵们医疗护理。
12、101空降师的F连错误降落在敌军据守的镇子,某位士兵降落伞刚好挂在教堂钟楼旁边,整整几个小时他目睹战友几乎是被屠杀,自己耳朵也被钟声震聋。
13、空投的伞兵在清晨暗淡的光线中,跟德军巡逻队隔着矮墙插身而过,当最后一位盟军士兵发现后,那队德国人却早已走远
14、为了躲避盟军空隙,德军将空军中队分散到各个机场疏散,结果导致需要几天空军才能集中发挥作用。其中最优秀的航空员,带着自己的僚机只有两架飞机,扫射海滩上的盟军士兵,但可惜杯水车薪完全无法改变战局了
15、在夺取某个海滩的英国将军带着自己的哈巴狗,而且抱怨炮火让自己的宠物狗忧郁了。当通讯兵希望用他的手持通讯设备通报情况时,却被他蛮横地拒绝了。无奈之下通讯兵只好放出备用的信鸽,结果信鸽却飞向了德军方向。
16、德国海岸防卫部队的军官,收到了盟军即将进攻的消息,带着狼狗去海边堡垒巡逻,但是观察了一夜都没有看到。最后要离开的时候,发现狗狗不见了,决定最后看一眼的时候,海面上突然出现了数以千计的战舰
17、盟军的几百名士兵,苦练几个月攀登悬崖,为了就是从悬崖突破德军的炮兵阵地,避免这个悬崖上的大炮对海滩登陆产生威胁。在牺牲无数士兵之后,终于攀爬上了悬崖,却发现那些大炮根本还没有安装。
18、盟军101空降师的上校跳伞扭伤脚,让军医勒紧鞋带拄着拐杖前进,他们距离预订的降落地点偏离了十几公里。后来征用了83空降师运送武器的平板车,坐在车上指挥对德军小镇的进攻,扼守住了主要的交通要道
19、盟军空降师每个人发了个玩具,可以发出咔哒声,约定发出一声要以两声回应。某个盟军士兵听到两声咔哒,以为是自己人就站了出来,却被德军击杀。原来步枪换子弹也是咔哒两声
20、一个美军空降士兵,一天都没有开一枪,只是在战场上迷路了,碰到了一个英国军官受了重伤,而不远处是一名被他击毙的德军士兵。一个人死了,一个人受伤了,一个人迷路了

就在无数个这样的人物和事件中,D-DAY最长的一天过去了。

  • 5.0分1962 正片

    巴黎梦

  • 4.0分1978 正片

    野鹅敢死队

  • 3.0分1968 正片

    血染雪山堡

  • 9.0分1956 正片

    搜索者

  • 7.0分1939 正片

    青年林肯

  • 5.0分1994 正片

    倾城佳话

  • 7.0分1954 正片

    情天未了缘

  • 1.0分1945 DVD

    菲律宾浴血战

  • 2.0分1963 正片

    珊岛乐园

  • 9.0分1981 正片

    九霄云外

  • 10.0分1990 正片

    猎杀红色十月

  • 3.0分1949 正片

    硫磺岛浴血战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outlook.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木瓜电影网 湘ICP备06002990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