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转山-HD
  • 自定义第一行提示文字支持fa图标
  • 自定义这是第二行文字

影评


转山 | 爱的反面是冷漠(转山)影评

日落前灿金色的布达拉宫,山顶之上安静流转的洁白云絮。山峦叠嶂,万仞宫墙,相望于尘世纷扰的沧桑变化中;人世蹉跎,世代易主,每一块石头却毫发无伤。

《不负如来不负卿》中,姚敏曾说:“每一个还没有去过西藏的人,都深信有一天会踏上那片土地;每一个离开西藏的人,都深信自己还会回去。” 而西藏之于我,年少时曾经很想去,在有时间没钱的日子里;如今却不是那么想去,因为顾虑因为浮躁因为怀疑。跟大多数人一样,既不拥有信仰,又不因缺乏而去追求信仰。

生活的平淡是一种习惯。

直到男友将单骑西藏的计划纳入日程,并一步步付诸行动准备时,执着而又自由的流浪者灵魂才在我眼前清晰起来。生命是华丽的冒险,或许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这样平静述说的资格。而骑车环绕山巅的旅程是无关乎宗教的朝圣。在那里,一个又一个谢旺霖以自己为神:独自克服艰难险阻,独自面对试炼与伤痕,孤独中与自己挣扎交流⋯⋯洗脱身心的罪愆,在最肮脏残酷的生存环境中得到生命的净化。或许那天人合一或生死存亡的一瞬,就是禅悟。

而我执着相信,吸引的魅力绝不止来自终点的美景,至少对骑行着的灵魂而言,血液的奔涌、心脏的悸动、汗水甩落混合烈日与冰雪的泥泞,甚至饥寒无助的狼狈以及那些血淋淋赤裸裸的伤口,才是一张机票换取不到的真实。这关乎梦想的执着,信念的坚毅,人性的尊严,更是对生命的热爱。

或许有人会冷然一笑:热爱生命,谁不?的确,不去自杀或酗酒吸毒,可算是热爱生命的生理层面。但如果这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抄写器、答录机、各种有形或无形机器的延长臂,好意思讲这样对待生命的方式就是热爱么?被推挤在尘嚣人群中,无需也无法选择路径或步调,唯有亦步亦趋地奔波,陈词滥调地嗟叹,然后毫无悬念地老去⋯⋯没有挥霍青春的激情,又谈何梦想?而没有梦想的人生,无疑像一杯温水——既不沸腾也不刺骨,却在自然冷却中散失了温度。

爱的反面不是恨,是冷漠。

这个暑假在旅行中看了两场imax,一次在大峡谷南缘,一次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底,都是国家地理杂志拍摄的探险题材半纪录片。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在观众的笑声和唏嘘中,那乘木桶独自漂流的老太,如若泉下有知,会否奇怪为何众人评价她的人生才是可笑或可悲?我们总擅长自我安慰“那不是我所选择的人生”,冒昧问一句,您是否真的有听从过内心的选择哪怕一次?还是适应外力的能力太强,像被众手团捏过的雪球,连自己都遗忘曾经雪白晶莹自由飘舞的模样。

人生已然这样艰难,或许有些事真的不必拆穿。(未完待续⋯⋯)

高处不胜寒(转山)影评

这一个月,店里挑选放的电影都是有关孤独,城市的孤独,旅行的孤独,人的孤独,心的孤独

昨天看完《转山》,也可能是口味变重了,觉得除了拍摄比较辛苦,仿佛没有太多的情节
我也有掉泪,但是只是觉得这种旅行方式真的很苦,想要追求什么呢,达到什么呢
这也许就是孤独感的一个特质,旁人无法了解,只有自己知道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为生命是有意义的。这只是一套说法,仅仅是某一时期的共同的约定,并非天经地义
当生命对生命本身采取怀疑的态度,当开始寻找的时候,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如果我们开始思考,开始选择自己的人生,想要去骑行,冒死的转山
首先就会来自父母的不解,与旁人的指责成无意义的事情
为什么毕业后就要去考研考公务员,为什么工作稳定了就要开始买房买车结婚,开始生子
很多时候我都会觉得,即使与最亲密的父母拥抱在一起,我们各自都还是孤独的
在那一刹那就让我们认识到伦理的本质就是孤独

在国内,家庭伦理的束缚的巨大,远超于我们的想象
在我们的文化中,以爱,关心或者是孝之名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对的,不允许相对的讨论和怀疑
父母是我们最大的原罪,是一辈子还不了的亏欠
她的一生都在为家庭奉献,变成了惯性
即使孩子各有一片天地了,她一下子也停不下来
因为从来没有人鼓励她去发展自我的兴趣
我们常常把伦理当做依赖,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都是
有人觉得很幸福,我却觉得很可怕,多么沉重啊
自己是可以独立的,不管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对朋友都会产生一种遇到知己的喜悦,而不是盲目的沉醉
没有思维的伦理很容易堕落,因为太习以为常

生命里第一个爱恋的对象应该是自己,与自己对话,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
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而孤独只是假象

《转山》等于“鸡皮疙瘩”(转山)影评

《转山》,预告片的每一帧画面都能瞬间让我鸡皮疙瘩乱起激动不已。
 
这些年来,凡是看到与骑车旅行相关的内容就会心跳加速、胳膊上起满鸡皮疙瘩。
别人在网上看到有关在西藏的骑车的贴子给我转发来我都不敢看,随便看到一点故事和照片就会有生理反应。
今年6月号《户外》杂志刊登了好友丁丁骑行最高公路山口的文章,朋友拿来给我看,我翻了几下就赶紧合上杂志,过了一会又翻看起来,然后再合上,再翻,再合……。
 
自从06年骑车走过青藏、珠峰、滇藏川藏后又沉溺于城市中生活。
时间飞快的晃过五年,身边的人群事物变化颇大:
成家的成家、生娃的生娃、赚钱的赚钱、升职的升职;
小兵混成了元老、姑娘混成了孩他妈;就连女友也快混成了别人的媳妇;
北京的房价涨呀涨呀涨,租房住的成本高呀高呀高……
而我的心一直飘在外面,体重却越来越涨。 就这最近一年没什么运动就长了20多斤,一直自觉得健康的身体也查出了脂肪肝、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就差以前顶风尿三丈,现在顺风尿一鞋了。
 
人这一生,图的是什么啊。
 
--- 前戏完,注意后面有剧透 ---
 
带着一种膜拜之情,听说《转山》今天上映,想要尽快看到他。
 
片中每当在山野村庄、柏油沙石雪地的路面骑车时,我都会有生理反应。
但是感觉这种场面还是少的可怜,其中有一段音乐刚刚宏大一些,本以为这会是我使我生理上达到高潮,可是随着镜头向外拉,突然戛然而止。
好吧,骑车的路途中当然不只有这些宏大场面。那么就流水帐式的回想一下片中故事:
 
* 对丽江附近的纳西族没有任何描写。第一天晚上貌似应该是纳西族的地方。
 
* 车后面的托包一看就是为了拍电影没真放东西,带上包了就很重了可他骑车骑的欢实着呢。
 
* 没有说明台湾人为什么要办(防)假(伪)证,恩,这事儿不方便说。虎跳峡后面的路查身份证不是因为修路而是因为进入藏区,你懂得。
 
* 同行的赵兄(是姓赵吧)藏语说的这么流利难道是他三次骑车进藏学到的吗?怎么大哥说话感觉像是满口的西北话呢。(修正:经后来和云南人谈论,大哥说话是正经昆明话)
 
* 滇藏/川藏线虽然都是在山中,但是山实在太高远,其实在山口或是面对十三座雪山时瞎喊是不应该有回音的。
 
* 在盐井怎么跟藏族当了妈的姑娘这么容易就对上眼了呢,男方亲友团就说了一句:她男人走了,自己带个娃;女方亲友团就说了一句:这小伙挺漂亮的。
 
* 从片中第一天开始我就有此疑问,不是每天都扎营的嘛,干嘛要走夜路,而且走夜路似乎没用灯,这样很危险啊。果然,在赵兄说了回去后怎么怎么着之后,就合乎剧情需要的掉到山下去了。恩,澜沧江峡谷的确很险。
 
都出了差点死了队友的事儿了,哪怕只是路遇的朋友,警察也会审你好几天的。而且你这没身份证的台湾人警察怎么没把你遣送出藏啊。而且你还没见着朋友的家人就把伤重朋友扔下了自己接着骑车走了这也不太仗义吧。
 
* 屋漏偏逢连夜雨,路况不好、车胎瘪了、天快黑了没赶到地方、这时再下个雨。恩,这事常有。
 
* 冷不丁的主角梦中云游看到了一头白色独角兽,这挺无理头的。
 
* 一路蹭吃蹭住又扎营,这么多钱不知怎么花的。哦想起一句台词:下了这个山有个村,那有家店的牦牛肉很地道。
另外又想起前面好几天一路烧烤来着,不知道哪逮的山货,要是逮野生动物可不好,希望他们的钱都是买肉去了。
 
* 其实,从丽江出发到拉萨,1800公里的路程并不算长,怎么这车就这么坏成这德行了呢。就这破车,还值当你从台湾运到丽江去?什么?jiant还给本片赞助了???下次看高清版一定要看看这是不是你们家出的破车。
 
* 突然一个镜头闪过他自行车破烂的大车座,我要提醒一下各位有计划骑长途的朋友,大腿内侧的皮肉都是和大车座磨的。
 
* ***很重要*** 从然乌到米拉太迅速了,滇藏/川藏线最经典最漂亮难度最高的路段没有描述。这有点像新版环球80天从中国到北美一下就飞过去了一样。

* 到米拉山口就把所有东西都扔了?你就对这些陪伴你出生入死的物件没一点感情吗?就算你不是恋物癖,万一你今天过不去这山,明天发现还有200公里路你想咋办?
 
* 才28天,如果没啥事发生28天也就罢了。这同伴差点死,自己差点死,才用了28天。
 
总结:
每个人都有他在旅途外的故事,但是只要他在路上,我们的心情就都是一样的。
片中对滇藏美景的表现太小气,多是一闪而过的镜头,少了太多自然的壮丽美景的描绘,似乎片中的美景只有那云里雾里的雪山。
既然滇藏/川藏线山口这么多,那么对骑车人来说,每一次由最低处骑到最高处都应是一次征服,山口应是个很重要的记录之处,但是片中没有描写任何到达山口的快感。
 
五分制,从完整亲历过同样旅途的我来评分的话,我只能评3分,因为真是没达到我心中那种感觉。而且片名就不该叫《转山》。
但是能有此片已经很不容易,这己经比赵本山《落叶归根》中夏雨背个小包里面竟然能放个装逼的大咖啡壶真实多了,鼓励这样的作品,加1分。
 
凭印像及google earth,列出片中几个重要地点的坐标。在 ditu.google 中将坐标填进去搜索即可定位到该处。
 
看梅里十三峰的地点:N 28.447303, E 98.910888
赵兄掉下山的地址大约(曲孜卡):N 29.070012, E 98.613067
看到怒江(邦达)七十二拐的地点:N 30.127386, E 97.289964
有个然乌汽修的修自行车的地方应该是八宿县城:N 30.054014, E 96.919928
食物中毒冻病晕倒的地方应该在八宿到然乌之间:N 29.809072, E 96.705093
养病的地方片中描述是在然乌:N 29.503711, E 96.752515
病愈从然乌出发后闪过几个画面,其中之一实际在八宿快到然乌的路上大下坡的山峡之间:N 29.530077, E 96.778135
米拉山口:N 29.824771, E 92.34468
 
--- end --
 
用片尾来信结束本文: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去。
 
 
希望明年能够开始我的骑车环球之行。
链接一个我正在回头整理的贴子《雪域召唤——2006骑行西藏》:
http://notemper2xdev.org/archives/61893

The Gap Year(转山)影评

    不算影评,只是电影让我想到我自己。
    未知的风景,未知的人,那些在路上的欢乐时光,是你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这才是旅行的全部意义。
                                              ——09年暑假
    
    从影院出来,我偷偷的回忆拉萨,回忆里,天空是湛蓝的,阳光是彩色的,可是。。可是。。回忆怎么没有声音呢?就像一部默片。
    
    08年进入大学,到现在,我被推在人流中,被迫快速成长
    
    临近大学尾声,身边的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忙碌,考研,出国,面试,工作,唯独剩下我这个闲人,在打发着流水的光阴。时光就是这么个神奇的东西,我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开始,当年感觉到它时,它已经快要离去。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勇敢。
    
    我这个年纪的女人很尴尬,卖不了萌,装不了嫩,学业还没结束,事业还没开始,皮肤不水灵,长的也不好看,厨艺一点没有,撒娇打滚也学不来……如果连青春都不在了~哎~我都说不下去了
    
    当我看到一些诸如“有些事现在不做,就再不会做了”的言论时,我有一点害怕了,我害怕自己真的过了那种“背上包就走”的青春年纪。我担心准备地不够充分,担心不能按时回校,担心被晒出更多小斑点,担心季节不对,担心风景没有想象中的美,担心没有很好的旅伴……我会衡量这是不是一趟“去对了”的旅行,总之,我不再轻易上路了
   
    人呢。就是这样慢慢长大。生活在人群里,又和人群隔得很远。

    你能不能告诉我,我是不是可耻地成熟了?

  
  • 3.0分1989 正片

    香蕉天堂

  • 1.0分2024 HD

    我们一起摇太阳

  • 10.0分2024 正片

    第二十条

  • 1.0分2024 第8集完结

    非杀人小说

  • 9.0分2024 全08集

    非杀人小说2024

  • 10.0分2023 全24集

    三大队

  • 9.0分2009 国语中字

    熊猫大侠

  • 7.0分1998 国语中字

    征婚启事

  • 4.0分2012 国语中字

    女朋友,男朋友

  • 1.0分1997 HD

    黑金国语

  • 3.0分2014 国语中字

    京城81号

  • 3.0分2015 国语中字

    对风说爱你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outlook.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木瓜电影网 湘ICP备06002990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