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蒙面达虎-HD
  • 自定义第一行提示文字支持fa图标
  • 自定义这是第二行文字

影评


小小大梦想(蒙面达虎)影评

不知道是不是韩国的历史不长久,所以韩国的电影并没有恢弘的历史巨作.但是韩国的电影以小见真情.都从身边的小事拍起.看了开头,结合片名就算出故事大概.但看完心里暖暖的,笑点连连.

《蒙面達虎》以及其他(蒙面达虎)影评

 《蒙面達虎》這部電影,確切的說是看了一遍半。
常常憶起視聽語言課的老師說,不把電影看五遍以上,是不敢寫出評論的。
于是我當真不敢寫,因為能夠使人甘心看五遍以上的片子實在太少了。
心也太浮躁。那就說說《蒙面達虎》以外的東西吧。一部雅俗共賞的韓國喜劇電影、講小人物變成大明星的故事,中間穿插朦朧卻
純潔的愛慕思戀,加一位良師益友,加一條反貫穿行動線。因為扣上一頂時尚的小帽子:民謠好?還是搖滾好?整篇就通暢且好看了。結局是一個生拔的高潮,把民謠風的《再見吧,橋》改成搖滾版,畫外音:不是搖滾,也不是民謠,只是一首喜歡的歌,表達內心的音樂。

這部電影旨在討論什么呢?
我也在想。
或許什么都沒討論,只是商業。
如果說這部電影是成功了,車太賢的表演和主題音樂《再见吧,桥》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劇本的笑料原是大俗、平日可見的。

今天幫人看了一個話劇劇本,確切的說不能算是劇本,卻要準備招聘演員開始初排了。因為是朋友,盡管很氣憤但是依舊說的很委婉,并列舉了五條現階段不能上演的原因。想起晚上看的這部電影,忽然很想推薦給他看:為什么同樣一個成長的故事、平庸俗套的料子可以做的成功吸引觀眾?是不是還得在講故事的本領上狠狠下功夫呢?今天看的劇本,一味的順拐,避開行動多次使用畫外音交代大事件,沒有矛盾沖突也沒有人物,那么觀眾為何買票
來劇場看戲呢?不可上演。
直接槍斃吧。我不說了。
殺了我我也不排這樣的。

音乐折射人生(蒙面达虎)影评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小人物成名故事。大抵上多数艺术青年或者伪艺术青年因为其不知所云的类似于动感超人或奥特曼的名字而错过。更离谱的是英文片名竟然会是Highway Star,照常理来看,很有可能是个公路题材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电影,车太贤的长相似乎也有这么一些荒诞搞笑到出演无论怎样恶搞角色都不会让人感觉突兀的特质。在寻常人看来,韩国的公路题材电影自然不会像好莱坞那样兴师动众热闹到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完全升华成为其他形态,但更多的不会引起前述两种人群关注的原因,是这部电影原产地,是韩国。

片尾字幕打出来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这部电影的宣传企划脑子进水:好好一部说是励志也好说是小人物的成名历程也罢的电影,竟会拥有一个“公路明星”的不伦不类片名。但是想想,或许企划的高竿也就在于这里,毕竟国内忠实韩国电影的形色观众甚至包括韩国人民本身,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茶余饭后的娱乐因素。车太贤这个名字本身,已经完全具有娱乐人民大众的足够号召力了。

虽然有些刻意延伸的支线剧情走势使得影片表现主题不是那么特别明确,比如说为了使演员阵容性别平衡而安排的李素妍的角色与车太贤上演的感情戏,在整部电影脉络发展的中间穿插俗套的男女爱情戏份显得有些多余,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尽管是大部分人愿意看到的,随着人的成名历程的走向,也显得不够真实;虽然一部分笑料营造显得力度不够另外一些部分又过于夸张,比如那个头戴黄色帽子模仿当红大明星的长相酷似周星驰的演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性格鲜明的笑料点,

但这些都不影响《蒙面达虎》成为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不管是已经有了一些生活阅历的人,
追逐梦想的艺术青年,还是单纯为了娱乐而电影的人,都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自己希望获得的元素——这也就是那个名叫“雅俗共赏”的四字成语能够概括的——内行能够从中看出来一些门道,评论家能够有的放矢的说出这个电影好与不好的子丑寅卯,外行也能够看到很多热闹。

但是一开始作为娱乐陪同别人看这部电影的我,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曾经一度认为这是一部时间背景不是现在的古旧片子,着眼点乃是90年代初甚至80年代中期当韩国传统的TROT音乐遭遇外来冲击所面临的挑战。会这样认为也并非没有原因:本片的服装以及灯光用色等等因素与那些花团锦簇的韩国青春恋爱时装电影不同,整体风格偏向怀旧,甚至这些搞音乐的准艺术家们也并不是那么时尚唯美。酒吧里的听众等等的穿着也都不像是在夜店流连的,反而显露出一种韩国电影当中很少见的朴素。或许这仅仅是写实风格,但因为没有亲历过韩国,所以不得而知。看过的关于音乐家的传记电影太多,于是我与时俱进地转换观念,以为这是个Based On A True Story的传记电影。因为对韩国音乐的了解实在是少得可怜,即便这个音乐家的生平看起来再如何是怎么回事,大概对于我来说,仍是很难唤起那些应有的崇敬也好感叹也好的共鸣的。

但是随着电影播放时间的推进,渐渐发现远远并非如此。遗憾的是每每心里一颤想要被引导着或是停顿下来,安静地进入更深的层次,详加端详一探其究竟的时候,影片就开始顾左右言他了。让人感觉相当郁闷。或许看这些打着喜剧旗号的影片能看得郁闷的人本就没有几个,就如同那个鹦鹉抬起一条腿的故事,快要结束的时候正是高潮,却没有让听故事的那个人听到最终结局,之后惦记了20年,如果把这个事情带进坟墓的话八成也得死不瞑目。我的郁闷也正是如此:每每将要看到内心的真相,却被一些插科打诨就这样糊弄过去了,真真让人想要买块豆腐去撞墙。

一开始以为是音乐人物传记电影,过后认为是描写青年一代先锋音乐人与市场需要相遭遇所引发的一系列激突,再后来觉得是描写爱情和传统人生观如何将一个激进派无责任感青年引领走向正路的人生成长故事,再再后来发现其实唱片公司经理貌似看来也是个相当坚持理想的家伙,也需要面对来自市场来自市场受众来自制作人的种种刁难——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差距滴——再再再后来,我就真的不知道这个电影的主题究竟是什么了。

或许将一些东西归类,本身就是一种过于教条化的不正常行为。不管主题是什么,有一些事情始终能够在人心中投射下明确的或非明确的影子,总是能够让人在感叹之余,产生那么一些无奈。

奉达虎初时希望能够坚持摇滚路线不动摇地成名,因此在被张社长发现认定挖掘的时候不假思索地抛弃了乐队的其他人士,自奔远大前程。在得知张社长的公司只做TROT歌手的包装的时候也曾经暴跳如雷,最终因为违约金这个最最简单也是最最现实的原因留了下来,只是练习的时候仍旧不以为然,以恶搞的态度进行下去,把张社长逼急了将他外派成为嗓音条件实属中下的他所暗恋的女歌手下乡巡演的经纪人。即便如此达虎也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甚至将这段经历视为泡妞的绝好良机。只是在此之前,达虎去pub见到驻唱摇滚乐队的时候,还是让我难过了。

那个乐队的歌曲实在是太一般,但却能够获得台下很多萌动少女的欢呼,达虎见状,对旁边疯狂的歌迷说自己曾经也是个摇滚乐队的主唱,而且唱得比台上那家伙好得多,后来爬到台上去抢麦克风,或许只是一个意难平吧。

不管是剧情发展需要还是人生发展需要,总是需要那么一些完成妥协的事件的发生去促成后面的关于质的变化。于是乎一名相当有哲理的音乐人大叔出现,与达虎共同成就那段可称为本片经典的对白:

“ROCK是什么?”
“……Heart啊”
“那么……TROT就是心灵”

不同语言的同样含义,折射出来音乐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我想只要一个人对于某种艺术表现形式执着到一定程度的话,都会认为那种表现形式就是莫与争锋的宝刀屠龙。只是这世上除了屠龙刀之外还会有倚天剑,屠龙倚天背后还会有与九阳真经同样天下无敌的九阴真经。现实当中亦是如此:一些做摇滚的人可能会对流行音乐嗤之以鼻,不管好不好听,形式先就已经反映出并且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少有人能够面对大众脸不红心不跳地大声宣布“我就是做流行的!”且不论音乐元素多元化等等诸如此类的理念尝试是否必要的问题,单就是这样对待音乐种类的态度,折射出来的就不仅仅是文化产业化的标签问题了。

你我都知道,所谓标签只是一些群体化的特定属性集合,本身既机械又乏味。但的确能够说明贴上这样标签的个人占有的社会地位。于是乎一些时下流行的标签被拥有者群体津津乐道,成为了品味的象征。

这段对白震撼到了达虎的内心,他开始试着尝试去爱上TROT,如果说之前留下来做TROT,剪头发,每天练习之类是被迫为之,那么这个事件就可算是他选择成长的开端。尽管如此,在表演时候遭遇外貌酷似周星星同学的旧识,他还是不敢(毋宁说不愿)承认自己已经被包装成民谣歌手奉feel而让化妆师尽量把他画得让人认不出,最终更是抢了旁边瞌睡的演员的面具上台以不让人见其真面目。

无心插柳柳成荫。台上一句“似乎是时候给民谣注入一些新活力”的言语具有某种预言的性质,已经成为奉feel的达虎之后的星路在面具的遮掩下一帆风顺,渐渐他也接受并且爱上了成为明星的感觉。只是仍旧不希望自己的真实面貌暴露于人前,要知道他以前可是做摇滚的,要是被原先的伙伴知道的话,是要被笑话的!我们的女主角在这个时候终于发挥了作用,给达虎拨乱了反正,让他有勇气在公众面前公布自己的真面目。但是这时候的奉feel已经成功地获得了听众的爱戴,一举夺得当年的最受欢迎新人奖与最佳音乐大奖不说,还能够在以后的音乐道路上尝试一些自己钟爱的风格。

于是,诞生了那首经过重新编曲的前半段风格为民谣后半段风格摇滚的新版《再见吧!桥》。比起爱情成功来说,是个更加欢喜的结局。

因为总体上说不是那么喜欢韩国电影,而险些错过了。还好没有。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outlook.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木瓜电影网 湘ICP备06002990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