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播放:82家房客粤语-HD
  • 自定义第一行提示文字支持fa图标
  • 自定义这是第二行文字

影评


大家一起欢欣快乐,一起把歌再唱(82家房客)影评

《82家房客》,看片名即知是《72家房客》的80版,又是邵氏的群星戏,老街坊们有青年一辈的刘家辉、惠英红、罗莽、李树佳、李殿朗,又有老一辈的谷峰、夏萍、秦煌、刘克宣、詹森、曹达华,扮丑的有陈百祥和丁佩、反派有曹查理,挤得满满当当,故事倒也简单,又是老街坊们对抗地产商逼迁,几番波折,群力群智,终于大团圆的欢喜戏。

香港人很爱这种老街坊战胜资本家的戏码,越是都市化,人与人越是冷漠,就越需要去影院找点人情味儿的乐子。香港电影人的姿态向来惯于放低,最会讨好街坊草根,于是这样的戏,富人都会被描述成自私刻薄冷酷愚蠢,街坊们则平素里小打小斗,头破血流的,关键时又一致对外,突然团结友爱起来了。

这种综艺节目似的做戏,人物都是平面的,故事又简单,看起来就是认个脸熟,图个好玩。一些小料就非常有趣,李殿朗的一段贯口儿似的抱怨戏够利落,不愧是幕后戏王李大黑的女儿。另则李大小姐为了演出真实,T恤衫不打底,一盆水浇下来,激凸地很坦荡,非常有料。而挤在人群中,一句台词都没有的那个戴眼镜的娃娃脸,越看越脸熟,后来一拍大腿才想起来,这不是钱嘉乐么。在明星仍活在电视盒子里的年代里,这样的戏倒也有卖点,时长日久,到今天,邵氏还会拿出自己的青年人再拍《72家租客》,一晃眼都多少年过去了,真是山寨极了。

当然综艺片有综艺片的乐趣,除了明星大爬梯,少不了斗智斗趣的打趣,“我是警察,腰下有隆起之物”、“你们姐妹两,宵夜居然吃那么多”,“冰了那么久,全硬了”,大波妹“足三斤”,还有谷峰带着一班怪蜀黍一本正经地围观大姑娘生小孩儿的戏,都是乐子,看老戏的多少都有点恶趣味,年代久远了,戏就显得幼稚,越是影迷越看老片,多少都有点看嫩,憋着坏,照着看萝莉的意思奔去了。

虽然是假做戏,但年代的属性仍会造成一些有意思的小段落,像摆小摊的街坊大喊警察来了,慌张地推着小推车奔逃,那是1982年电影里的香港,贪婪的地产商,暴力的强拆队,惟利是图的业主,徇私枉法的警察,疯狂的赌客,夜店里卖笑的“足三斤”。

这个戏的终极大战,街坊们和强拆队的乱斗拍得很激烈,82家和72家(分别指80和70年代)毕竟不同,70年代经济腾飞的浮华遮蔽的社会矛盾渐渐显露出来,故事显然也是与时俱进了一点点。但是影片的故事当然不是针砭时弊的真章,即便是终极大战的升级无非也是顺应时代的微调,毕竟拯救房客们的是一只宋代夜壶,真正的冲突就这样糊弄过去了,说到底,邵氏终究是邵氏,与时代脱节,是一种利益使然,更是一种生存之道。

嘻嘻笑笑的老戏,下的都是旧筹码,还有小伙儿刘家辉追惠英红,追女仔真是永远都不过时的戏,杯具的是那些乱像,在煮国,也没有过时。

ps,刘家辉弹吉他(汗。)和大家合唱的那首歌:

住在三楼有个小红
她为人负责兼小心
大家一起欢欣快乐
一起把歌再唱
悠悠日子永不变乱
遥遥长路也不倦
愿永远,不分开

怀念那份人情味(82家房客)影评

无意中知道还有这么一部港产片。

一堆的绿叶,刘家辉、惠英红已算大牌,陈百祥那时候也还不红。

时代特色有,不足。人情味亦然。

高空掷水弹这个,旺角曾经还在几年前上演过镪水事件。

不但房客好色,包租公,地产商都好色,不好色不是80年代的港产片男演员(角色)。

逼迁和反逼迁的桥段不够精彩,扮鬼吓人这招可谓用了N年。

不同美女牺牲色相偷真假合同。

化装舞会很前卫,皇帝皇后,老夫子,还有蓝色染发(这个现在还流行)。

最后暴力逼迁,警察给有钱人出马,官商勾结,也算反映了一点现实。

不过最终街坊不但获得搬迁新型屋邨,连原住地都因为发现文物而被保留。其实如果是房客联手造假发现文物,从而催动房子得以保留,是不是更有意思呢?现在就是神仙来搭救的结尾。

本片位列年度票房的第51位,3百多万,勉强还可以。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outlook.com(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2 木瓜电影网 湘ICP备06002990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资讯